2012年6月7日,在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文化一条街的根雕工作室举行了一场有意义的活动,老师、同学一起做根雕,同学们指导老师,老师在虚心接受学生指导的同时也进步神速。
中午12:30左右,电子信息工程系的老师和根雕工作室的同学们陆续来到学院的文化一条街的根雕工作室,此次活动吸引了很多老师的参加。
根雕,是以树根(包括树身、树瘤、竹根等)的自然形态及畸变形态为艺术创作对象,通过构思立意、艺术加工及工艺处理,创作出人物、动物、器物等艺术形象作品。根雕艺术是发现自然美而又显示创造性加工的造型艺术,所谓“三分人工,七分天成”,就是说在根雕创作中,大部分应利用根材的天然形态来表现艺术形象,少部分进行人工处理修饰,因此,根雕又被称为“根的艺术”或“根艺”。
此次活动开始时,根雕工作室的同学们先简单介绍了一下根雕,然后又介绍了一下根雕的加工程序:一、采集根材:根雕贵在自然,好的根材并不是随处可见。山崖,山林,河畔甚至老百姓的柴堆,都是有一定天然造型的原料;二、去皮清污:可以用鲜剥法和浸泡法对根材进行清洁;三、构思造型:先不要急于动手雕刻,应根据生活经验,仔细琢磨,观察其造型;四、雕刻成型:构思好后,就可动手加工,裁截掉多余的根须,断面用火浇加工成自然洞穴,凸面加工成瘤状,达到自然美的效果。要以抽象、夸张、朦胧的形象体现树根的天然形象。有些根料残缺不全时,可选用同一质地的根料进行拼接,手法要精巧,不要留痕迹;五、打磨:用粗砂布将根料打磨一遍,将伤口痕迹磨平,再用细砂布抛光,使表面光亮可鉴。用砂布打磨时用力要均匀,避免破坏它原有的色泽和纹理;六、上色:上色的原料是清漆,反复在根材上涂3遍即可,实用根雕工艺品如花盆架、电视架等,可上调和漆,使其古色古香。最后一段工序是命名。好的根雕作品配上好的名字,可为其增值不少。
老师们正在体验根雕乐趣
在简单的介绍完一些根雕的基本信息后,到场的老师和同学们开始了他们的根雕体验活动。在根雕工作室同学们的指导下,老师和同学们玩地不亦乐乎,大家在玩乐的同时也对根雕的制作也有了一点了解,他们制作出来的跟点虽然算不上是上品,但也算是有模有样。在大家的欢笑声中,这次体验活动也接近尾声了。下午1点左右,此次活动圆满结束了。
根的艺术,其历史源远流长,它在中国是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艺术。说它年轻,是因为近些年才在全国各地蓬勃发展起来;说它古老,则因为这门艺术在我国几经兴衰,有着十分悠久的历史。通过此次活动,希望大家对根雕有更深一步的了解,传承中华民族的悠久文化底蕴。
电子信息工程系信息部 倪亚琦/文 王冬青、徐静致/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