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静态的照片,在豆包的加持下“动”了起来,照片里的人眨眼、招手……7月初,在宁波北仑区芦中社区和学苑社区的活动室里,老人们围着宁波职业技术大学“数字邮递员”团队的同学们,争相体验这个“神奇魔法”,惊叹声和欢笑声此起彼伏。这是该校“数字邮递员”暑期社会实践团队开展“数字赋能,银龄跨越”智慧助老活动中的暖心一幕。
为了让银龄族也能畅享智能手机带来的便利与乐趣,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数字邮递员”团队已连续第4年深入宁波的街道社区。今年7月,他们再次化身“数字桥梁”,在北仑区芦中、学苑等社区开展为期一周的志愿服务。
活动现场,“数字邮递员”们首先化身摄影导师,手把手教老人们掌握手机拍照的基础功能和构图技巧。从人物拍摄到风景捕捉,叔叔阿姨们听得认真,问得仔细。“这个对称构图真好看,我给我小孙子拍试试!”一位阿姨现学现用,兴致勃勃。
而最让老人们感到新奇和兴奋的,莫过于“让照片动起来”体验。队员们演示并指导老人们使用豆包软件,将静态照片转化为生动的动态画面。“哎哟,老头子这张照片在‘招手’了,真有趣!”;“这个好,这个好,快帮我弄弄这张全家福!”,老人们乐开了花,纷纷拿出自己的照片尝试,成功操作后脸上满是自豪。这种寓教于乐的互动,极大地激发了老人们对智能手机的兴趣。
除了摄影和豆包体验,队员们更着眼于解决老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数字难题”。他们耐心细致地教授如何使用“美图秀秀”美化照片、用抖音制作特效视频、用“豆包”智能助手获取信息解决问题。出行和缴费是高频需求,队员们详细讲解了导航软件的使用、实时公交查询方法,并教会老人们如何在手机上完成医院挂号,省去排队烦恼;如何轻松缴纳话费、水电费,让生活缴费“指尖可达”。
“看到爷爷奶奶们通过手机重新发现世界的热情,我深刻感受到技术传播的力量,这不仅是教技能,更是温暖的陪伴和连接。”队员陈羽晗道出了志愿者们的心声。活动中,老人们积极提问、动手操作、分享喜悦,与年轻的大学生们建立了真挚的情感纽带。
据悉,作为宁波职业技术大学人工智能学院精心打造的志愿服务品牌,“数字邮递员”团队四年如一日,用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银龄族打开智能世界的大门。团队负责人表示,未来他们将继续秉持初心,发挥专业所长,助力更多老人跨越“数字鸿沟”,提升信息化素养,乐享科技发展成果,为浙江建设老年友好型社会贡献青春力量。(通讯员:张颖超、易鑫钰、陈羽晗)
新闻链接:
https://m.dxsyb.com/mpaper/2025/0710/705583.html?t=3148&qq_aio_chat_type=3
来源 浙江晚报:2025年07月09日